您现在的位置: 标致 > 标致价格 > 正文 > 正文

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博士毕业难吗论文具体是啥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2/6/24 11:35:55
北京皮肤科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zd/150714/4655748.html

转自

网络

今天来说下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博士毕业难吗?论文具体是啥标准。01

发SCI标准

大马公立大学的博士,发SCI是硬性规定,具体发一篇还是两篇应该视情况而定,学校,专业都不一样。我的学校USM医学院的学生就要发至少两篇,其他好像是一篇SCI,具体标准是Scopus收录的杂志。虽然亚洲也有一些,但主流还是欧美,所以,你的文章主要依据的是欧美的评价标准。另外,你发表的文章必须是跟导师一起署名,理论上应该是学生第一作者导师第二作者,通讯作者要求我忘记了。这个是一把双刃剑,一个是给导师压力,你的学生能否毕业就系在这篇sci了,但是发表了文章,也有导师的好处。也许有的导师很仁慈,看学生实在发不出,也许就在自己某个项目上挂学生的名字。在中国,这种情况应该很多。但是,在马国,我认识的博士生里面(我认识没几个人),几乎没有谁说自己做的论文是导师项目的一部分。这个后面再详细说。总之,要发SCI,说难也不难,我读过太多好杂志里面的破烂文章。但整体来说,如果文章有找到一个gap,研究方法也比较严谨,作者英文不是烂得不行,发文章应该不是大问题。特别有意思的是,就我研究的领域,游戏与儿童发展,除了西方研究者,亚洲主要集中在香港,新加坡,中东及土耳其地区。所以,即使英语是二外也要有信心,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人家都能发,咱们为什么不能呢。02

博士论文要求

字数:理大USM要求是八万字英文(教育类至少,别的学科不知道哈),不包括参考文献。大概就是一百多两百页吧。刚开始,写字就觉得头痛,现在随便给导师一个邮件就一千多字了。所以,字数绝对不是问题。前提是,你得至少读了几十万字或者上百万字才能这么说。流程:三步:Prospectus--proposal--VIVA(最终答辩)。跟国内很不一样。国内就是开题——答辩两步。Prospectus先说一下prospectus,这个词我闻所未闻,但实际上,你可以当成是预开题。也就是,你大概有了方向,写了20几页纸,理清主要思路,包括研究背景,研究的必要性,填补了什么空白,研究方法大概拟定什么。搞好了导师联系另外俩老师,给你搞一个预开题。千万别把这个看得太重太正式。我就上当了,认认真真写了很多,看了很多,结果导师说,写得太深了。这个prospectus不需要太深入,让老师觉得你大概有个方向就可以了。你可以问导师要一个模板就知道该写到什么程度。Proposal这个就是你的论文前三章,写完达到要求就可以准备开题。这个也是有具体要求的,可以问导师要。但是这个没有模板。它其实就是你正式的论文的前三章。包括:introduction,literaturereview和methodology。写完基本就两三万字了,我现在大概就是快要写完了。proposal必须写出深度,文献综述特别重要,它关系到你后面的数据分析和讨论。写这一部分要牢记一点:别跑偏。我自己也犯了这个错误。写到中国文化部分,一发不可收拾,直接把四书五经都搞了一遍,包括Legge等人的英文版。然后又拐到宋朝,集中了一个小点。结果发现,我综述里其实不需要它们。只能等有时间再把这部分整理成文章准备发表。但好处在于,这个过程,我真正地深入了解了我们中国文化。文献综述:找对文献的重要性+会写文献综述不是很容易写,但是又特别重要。哪天我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说。就先说说找对文献的重要性。

1)找大咖

其实,无论哪个领域,你要先找到这个领域的几大泰山,那些大牛,大咖,顶流。比如我这个领域就是wood,saracho等人。

然后全球几大派系,分别是欧洲,美国,澳洲。欧洲里面细分北欧,西欧,东欧基本没啥了。

2)找好的文献综述

我这周刚刚读了一篇综述,写了多篇文章的内容,我的天,简直就是一个宝藏。按图索骥,基本就差不离了。好的综述对学术界的贡献不亚于一个创新的实证研究。

Proposal写完前三章,就可以申请开题。开题通过了,要向学校申请ethicalapproval。

这个在国外很重视,国内没有正儿八经执行,许多英文文章会提到本研究得到了ethicalapproval。

开题之后拿到ethicalapproval就可以开始收数据,分析数据,完成全部论文。

且慢,你还不能答辩!答辩的前提——你必须已经发表了SCI!如果你已经发表了文章,就可以着手答辩了!我个人认为,答辩问题不太大,因为学校也希望大家顺利毕业,赶紧迎接下一波新生。最后,再说一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:选导师和与导师的关系博士生和导师,实际上是一种雇佣关系。国内很不一样,一个导师的所有学生彼此都认识,博士师兄师姐还可能经常跟硕士师弟师妹练习,提供个指导也说不定。师门一年怎么也得聚几回。这里,你不可能认识你的同门,都是各自搞各自的,除非你私下认识了你的同门,否则导师绝对不会介绍你们认识,更没有师门聚会。我有一次去幼儿园观察认识了几个硕士同门,后来也没再联系。因为每个人都搞自己的内容,又不住在同一个宿舍。另外,这里不太可能像国内那样,你的论文就是你导师某个项目的一部分,这样你收数据发文章都很方便。我导师有一个跟牛津还是剑桥合作的项目,但她自己雇了一些人专门帮她搞这个项目。我不会参与其中。我的论文是我自己喜欢的内容,她为我提供指导。我有问题问她,她答疑。基本是这个路子。千万不要想着像国内,导师跟父母一样,照顾你生活和学术。这里,完全靠自己!你跟导师就是雇佣关系,你每年的学费一部分就是导师的指导费用,所以不要不好意思,不敢问。你就当花钱请了个顾问。所以,我个人觉得,没有必要花心思去搞好跟导师的关系。相反,你只要论文写得好,思路清晰,有独特的见解,导师自然会欣赏你。

哪种人可能不受老师待见?

等着spoonfeeding的人,至少在马国不会很顺利。这里的学术氛围,决定了你必须主动积极才能顺利毕业。

我导师亲自告诉我,她的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经常问这样的问题:老师,你告诉我应该读哪些文章或者谁的书?

我导师明确地说,她很讨厌这样的学生,而且她不会帮他们搞论文,如果他们自己不努力的话。那么,结果就是无限延期,永远不能毕业。

-END-

注:转载内容仅做学术分享,如果涉及侵权等行为,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

点击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iaozhia.com/bzjg/11046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标致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