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,法国“文思哲”大家RolandBarthes(罗兰-巴特.11.12—.3.26)出版著作《Mythologies》(《神话学》)。其中专门有一篇文章评价当代汽车设计。在大师眼中,法国汽车“可与哥特式大教堂媲美比肩!”(原文作者:MonikaRepcyte,发表于petrolicious,编译:爱车模网)
把世俗之物与象征主义境界比较,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言论。但巴特认为,汽车的发展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伟大的创造价值相同。法国人给世界的印象标签是沉迷书籍、艺术和文化,这个国家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高,并且善于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发展。
至今仍记得5年前第一次到法国边境的情景。在德国的公路上你能看到很多汽车品牌,但在法国好像只有雪铁龙、标致和雷诺。当时我想统计一下哪个品牌出现的频率最高,但可惜满眼都是根本数不过来。有人真的了解法国汽车么?或者换句话说,有谁看过法国汽车(铺天盖地)的广告宣传?
我立刻想到了著名的雪铁龙Citro?nDS车系。DS取自déesse一词,意思是“女神”,它曾被评价为最美法国汽车。雪铁龙汽车公司的广告策划向来有着一股特殊的气质,那种无法解释的,来自法兰西的诱惑和高贵是其他任何品牌比不上的。
法国人心知肚明,所以他们的汽车宣传从来不刻意强调性能、马力和特别突出的参数。对于法国人来说,简单的将汽车性能优点罗列成表实在太无聊,他们会用更法兰西式的词汇描述汽车,比如:像乘坐一片羽毛上;优雅的内在风格;如天鹅绒般温存...最直白的也不过就是:世界上最舒适的汽车。
埃菲尔铁塔经常出现在各种法国汽车广告海报上,雪铁龙给自己贴上“诱惑”和“吸引”的关键词标签,告诉消费者们一旦拥有雪铁龙汽车,就是拥有了一种法兰西式的浪漫生活态度。
汽车应该满足叛逆一代年轻人的出行要求,汽车应当被涂装成各种鲜艳的配色,要向路人们展示自己的性格和革命态度!彼时的法国汽车配色可比今天大胆的多。
雷诺和标致汽车则与雪铁龙套路不同。20世纪30年代时,雷诺被认为是法国顶级汽车的代表品牌,他们的汽车质量可靠、风格独立且性能卓越,雷诺甚至一度成为法国的形象品牌。
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,法国三厂开始痴迷于紧凑型汽车的设计和制造。法国人说这些小车是为娱乐消遣而设计,并不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开着“游艇”上街。其实真相是,美式“陆上大船”在拥挤的巴黎街道根本开不动,更不要想找个合适车位了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,是法兰西推动了欧洲紧凑型汽车文化的高速发展,拉力赛场上的所向披靡更是这种小车文化蓬勃的催化剂。
当被问起用什么词汇形容法国和法国人时,很多人会想用“自我陶醉”。是的,法兰西人民根本不在乎本国以外发生的事情,也不会买本国以外生产的汽车,不是他们不想做比较,而是懒得比。
然而有意思的是,当年标致Peugeot型轿车的宣传海报上形容新车具有“意大利风格、法国灵魂和国际(美国)肌肉范儿”!您觉得是这样么?
你要问法国人如何评价这三个品牌,普遍认知是这样的:标致和雪铁龙更实用,但设计缺乏优美感,尤其是标致,这两个品牌更适合在拥堵的城市和颠簸的乡村小路上驾驶。而雷诺?则太个性,太独立了,有时候法国人都有点难以接受。
和世界上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做广告时一样,法国品牌也喜欢用竞争对手当“吐槽对象”,只是目标往往找的不是很准确。比如,雪铁龙曾吹嘘自己的车内空间比保时捷大,速度比法拉利快;雷诺宣称Renault18i在赛道上性能绝对不输宝马BMWi,油耗还要低于丰田ToyotaCelica...
法国人对于“汽车质量”的认知和德国人、美国人或日本人有着极大不同,相比之下他们更注重态度和气质。汽车设计风格源自他们对生活哲学的理解、对美好事物的欣赏。即使是造出了全世界公认的“丑八怪”,在法国本土也会畅销。
这就是法国人,这就是法国汽车。看似和全世界背道而驰,但却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理念。即使全世界都无视雪铁龙、标致和雷诺,法国人也会视如国宝,代代相传,正所谓“与世无争”法兰西。
转自爱车模精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